首页

玥婷品丝论足

时间:2025-05-28 18:01:58 作者:浙江宁波海曙探索“侨助共富”新路径:一片箬叶背后的致富密码 浏览量:53470

  中新网宁波5月28日电 (张斌 刘子琳)端午将至,浙江宁波海曙区横街镇大雷村千亩箬叶林迎来一年一度的采摘季。近日,村民与侨联志愿者一道,穿梭于箬叶林间,采摘这一节令的“味道”。这些带着山野气息的箬壳叶,将被送往王升大博物馆制作成“豹纹碱水粽”,不仅飘香端午,更成为海曙区探索“侨助共富”新模式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海曙区依托统战系统“侨助共富”专项行动,通过资源整合、非遗赋能与侨智创新,探索出一条以传统箬叶为媒、链接侨界与乡村的共富路径。

  去年,海曙区委统战部在“访侨情、解侨需”专项走访中,发现大雷村野生箬壳叶因销路闭塞常年无人问津。对此,高桥镇侨联牵头构建起“村集体+农户+侨企”合作机制,建立标准化箬叶收购站,组织村民开展采摘加工培训,联动宁波老字号“王升大”签订年度包销协议。如今,村民单日采收量最高可达2000余斤,曾经无人问津的“扶贫叶”,如今成为农户增收的“共富叶”。

  在产业提升的同时,当地还注重文化赋能。今年,在“非遗共富”计划推动下,海曙区委统战部指导高桥镇侨联,将箬壳叶的使用场景升级为“文化商品”。并通过侨联搭建的跨境电商平台,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图为“粽艺学堂”教学现场。海曙区委统战部供图

  此外,海外侨胞为箬叶产业注入多元动能:旅法设计师设计的国风礼盒让粽子成为文创伴手礼;侨界青年在博物馆开设的“粽艺学堂”吸引百余名侨眷参与。这种“采摘—加工—文创—体验”的全产业链模式,让箬叶产业从“季节性产销”升级为“常态化增收”。

  据统计,“侨助共富”项目带动大雷村周边30余户农户实现稳定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

  “箬叶飘香处,共富正当时。”海曙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片承载乡愁的绿叶是海曙区推动侨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下一步,海曙区委统战部将持续以“资源活化、文化传承、侨智聚力”为抓手,让更多地方特色资源焕发共富活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文化中国行·浙江何为丨古老“玻璃花”再逢灿烂新花期

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张凯丽说,自己应该是最早一批享受“出海”红利的演员。20多年前《渴望》最早走出国门,在朝鲜、越南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她鼓励影视工作者不断提升内容制作力、平台传播力、IP影响力,积极向世界讲好暖人心、聚人心的中国故事。

2024年前两月中国房企拿地意愿继续恢复

同时,李克良也提出3条建议:一是从国家有关部门方面研究出台京津冀算力经济廊道建设规划,推动形成区域算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格局;二是建立京津冀算力产业协同机制,统筹解决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重大问题;三是建设京津冀数据流通示范区,在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落地、数据流通交易、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先行先试。

哈兰德来了,利物浦会颤抖吗?

22日的袭击发生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被问及此事时表示,美国政府“没有预先掌握有关音乐厅遭袭击”的信息。他还表示,“没有迹象表明乌克兰和乌克兰人参与其中。”

搭子式旅行走红,一些年轻人爱上“拼”春节

陈明川告诉记者,让一名“飞手”从入门到精通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在培训过程中每人要投入近35000元的成本。执照取得后,企业还要提供场地、设备、物资以及教员等资源,对“飞手”进行二次培训,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万象“耕”新不负春 粮食主产区春耕备耕有序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在十四冬表现出彩的运动员中,有不少土生土长的北京选手。本土新秀辈出,是北京冰雪的又一大特点,更将助力项目发展再攀新高。未来北京冰雪将在此基础上,为备战冬奥会贡献北京冰雪的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